國內首個深遠海工況浮式風電平臺“扶搖號”在我司成功建造下線
12月10日
由廣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
國內自主研發的首個
深遠海工況(水深>50米)浮式風電平臺
“扶搖號”
成功下線!
標志著公司海上風電產品
正式邁入深遠海領域
為國家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
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交付的“扶搖號”海上浮式風電平臺總長71.96米,型深32米,型寬80米,運行半潛吃水為18米,設計排水量約15600噸。該平臺將整體拖航到瓊州海峽東口,在湛江徐聞斗羅沙海域布放(場址水深50~70米,離岸距離約15公里),并于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風電機組安裝后,實現并網供電。“扶搖號”漂浮式風電平臺基礎相對固定式海上風電基礎具有體積大、重量重、內部結構復雜等特點,制造難度高、質量檢驗要求嚴格。在浮臺建造期間,公司充分發揮大型國有企業先進造船技術及豐富的風電產品制造經驗。
在生產設計上,有效發揮自身船舶與海工產業先進制造技術經驗,運用公司成熟的船舶生產設計流程,使用船舶生產設計軟件對浮式風電平臺結構、輪機、電氣、舾裝等進行建模,成功實現了將船舶制造經驗應用到浮式風電平臺建造領域。在項目施工上,公司配備了120mm、 150mm 、180mm卷板機,4000t壓頭機、龍門式、半龍門式行走外焊接平臺,具備直徑10米及以下各類管樁的卷制焊接能力,同時成立專門的現場工藝小組,針對浮式風電平臺壁板薄、法蘭精度要求高等難題進行工藝攻關,嚴格控制浮體精度,成功實現大面積薄壁板焊接成型及大直徑法蘭安裝精度控制,分段吊裝環節,克服分段外形不規則、吊裝方向與龍門吊主梁方向不一致、重量大、結構吊裝剛性不足等難點,首次實現16個不規則布置吊耳單鉤吊裝的吊裝案例。
同時,為有效保障浮體項目按期交付,公司有效發揮項目管理優勢,通過一廠兩地制造模式,將海上浮式風電平臺劃分為30個結構分段分中山和東莞兩個基地建造,最終采用分段搭載合攏總體建造方案,通過“搭積木方式”實現整個浮體總組,將建造周期縮短了一倍以上。

此次浮體下水重量約4800噸,公司積極組織各單位研究采用下水小車整體拉移式下水上駁方案,在海上浮式風電平臺底部布置6條拉移軌道,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Genie對海上浮式風電平臺進行應力分析,對下水小車支撐區域進行結構加強,并于12月10日下午平穩裝駁,在國內首次實現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整體拉移下水。此次“扶搖號”海上浮式風電平臺成功下線,進一步豐富了公司海上風電鋼結構產品品類,目前公司海上風電鋼結構產品已涵蓋導管架、鋼管樁、大直徑單樁、套籠、穩樁平臺、塔筒以及漂浮式風電平臺,已成為華南地區產品最完善的海上風電鋼結構制造單位。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號召下,公司將推進欽州風電產業基地建設,開發70米以上深海風電導管架生產制造,進一步開拓海外風電鋼結構生產制造市場。 同日,廣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隆重舉辦了中船黃埔文沖與中國海裝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扶搖號”海上浮式風電平臺生產下線儀式。

▲ 儀式現場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盛紀綱,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向輝明,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滿昌出席儀式并發表講話。儀式由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俊雄主持,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陳宏領,公司總經理翁耿賢,公司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扶搖號”其他參建公司、科研院所、社會媒體等 18 家單位代表參加了儀式。



▲領導與嘉賓合影